返回

罪眼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面问题。8月11日,唐敏将第一章15万元支票交给了孙某,不料,因书写错误于13日被银行退票。冯寅闻讯,十分生气,咱三顶住不要再填错了。8月14日,第二张26万元支票由孙某介入银行。两天后,这张支票提款成功。孙某用马夹袋装了3万元钱交给唐敏,唐自己留下一半,将另一半交给了冯。“初战告捷”,冯寅兴奋异常,觉得自己这步棋走对了。

    当唐敏将第三张95万元的支票交给孙某后,孙说数额太大,做起来风险大,但如果在支票上有两套背书,一旦发觉,查起来也不容易,所以他要求唐提供两套不同单位的财务及法人章。唐把施的要求告诉冯,冯说这好办,他随意在马路摊上私刻了两套印章,让唐盖在95万元的支票上。盖章毕,冯吩咐唐把印章上的字挫去后丢进河里,唐即照办了。

    C

    第三张支票未及介入银行,26万元支票案已东窗事发。但发财心切的冯寅竟没有丝毫收敛。当唐问他95万元支票要不要交给孙某时,冯说:26万元与95万元是一回事,应该放胆“博一记”。不能错过发大财的机遇。唐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当侦查员在银行查询26万元支票案时,95万元支票刚刚介进银行,这张支票脸膛孙某的账户当即被冻结了。

    冯寅得知这些情况后并不慌张,他虽通过唐敏已知道“下家”是孙某,但他未与之接触过,支票也均通过唐敏交给孙某,即使以后唐“咬”出了他,他也可矢口否认,因为在“洗钱”的过程中,他没有“授人以柄”。法律的缝隙早已“找准:,他可以放心睡大觉。

    由于冯细密的“部署”,案件的侦查过程确实遇到了曲折。

    当侦查员向孙某问起那个手持支票前来提货的“外地人”的体貌特征时,他胡扯了一通。但一口咬定,不知此人的姓名住址。

    不过,孙某做贼心虚,账户又被查封,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对侦查员作了假供以后,心里惶惶不安,便想方设法托人到文保总队说情,要求“放一码”,把账户解冻了。庄正瑾副支队长对“说”说:叫孙某不要存幻想,叫他赶快如实讲出提供支票的人,否则,后果自负。

    第二天,孙某找到侦查员,说愿意配合公安机关工作。他供出了介绍这笔生意的人名叫唐敏。在对唐进行盘问时,唐承认介绍过这笔生意,不过,支票是一个叫“张帆”的朋友提供的,至于“张帆”的支票从哪来的以及他的住址实在不知道,他按照事先与冯寅商定的“反侦查计划”,随意编造出一个“枪手”——“张帆”,并象煞有介事地描述了此人的体貌特征:三十岁左右,长脸,眉、眼上翘,瘪嘴……

    侦查员按照唐敏提供的“张帆”的模样,请警坛神画手画出了“张帆”的模拟像,然后带着唐敏去市公安局户政部门查“口卡”,一下子调出40多个“张帆”。其中女的20多个,被排除,剩下21个,让唐看照片,唐都称“不是”。为防止遗漏,侦查员们又去虹浦、保山、通江等分局查“口卡”,又出现10多个“张帆”,也被唐敏一一否定。此时,侦查员们已觉察到,“张帆”可能是唐随意“捏”出来的“枪手”。

    侦查方向还是对准了冯银。侦查员了解到:唐敏是冯寅的同学。经研究,决定从冯所开的公司查起。

    8月28日,侦查员们突然出现在冯寅的办公室,正要将其带出谈话,忽见冯慌慌张张地从台历上取下一张小纸条塞进口袋里,机警的侦查员当即叫他把纸条从口袋里掏出来展开,冯无可奈何,只得照办。侦查员们见纸条上写着”某公司孙某先生……”几个字,便明白冯寅可能与E公司的孙某“搭界”,如是,“上家”、“下家”岂不是连在一起了?冯寅——唐敏——孙某,由此被串了起来。“张帆”则完全是这伙人“虚构”出来的。

    到案后的冯寅仍是将自己“置身事外”,白纸黑字作证,他不得不承认他与孙某相识,但矢口否认支票案与他有关——因为认识孙某不等于盗窃支票呀!

    而唐敏则不同,到案不久就供认了他与冯密谋盗窃支票的经过。女侦查员柴可莉对冯寅说:“你不要再糊涂了,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,你的同伙都供认了,你不讲,罪责由你一个人承担,值得吗?你如决心不讲,我们有的是时间,相信你总有一天会讲的。你刻苦努力,自学成才,如果好好交待,能得到从宽处理,以后还会有好的前途的,你要珍惜自己呀……”

    看着这位朝气蓬勃,与自己几乎同龄的女警官,听到她发自肺腑的话语,再对照自己,冯寅的灵魂深处受到触动,他低下了头,讷讷地说:“支票虽不是我直接偷的,但是我策划的,我预先画好了地形图,让某某前去偷窃的,我还告诉了他什么时候作案最合适……”

    柴可莉哈哈大笑起来:“有进步,有进步,不过你不要再自作聪明了,自己偷的就承认了呗,再搞个‘枪手’有啥意思呢?”

    面对这位机敏果然的女警官,冯寅无言以对。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,第二天,他就主动约见小蔡,彻彻底底交待了作案及制订“反侦查计划”的全过程。

 

第3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